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中心

无锡蠡湖水质完美回归 有望达Ⅱ类水

2014/6/17 19:28:23      点击:

    全球环境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开始关注淡水湖泊。上月,国际浅水湖泊大会首次在亚洲召开,地点就在无锡。之所以选择无锡,就是源于对蠡湖治水经验的关注。下月,蠡湖治理工程将迎来全面竣工的日子。2002年到2011年,十个年头中,无锡人对这个内湖注入无数心血,让它重回美好,赢得世界的关注。

    苦苦的探索与寻觅,与美好渐行渐近。始建于1979年的无锡市环境监测站拿出一份数据: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曾经是劣Ⅴ类的蠡湖水已稳定在Ⅳ类、Ⅲ类之间,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的水平。今年上半年持续改善,照此势头,今明两年有可能达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Ⅱ类水。

    苦苦的探索与寻觅,与科学始终同行。蠡湖,曾是太湖污染最严重的一片水域。市委市政府治水并不“就水论水”,而是实施综合治水、科学治水。十年科学治水,蠡湖治理作为太湖梅梁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期工程,为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,国务院也把“蠡湖经验”向其他湖泊治理推广。

    十年之前,六大工程组成的综合治水体系,几乎集纳了世界上所有先进的淡水湖泊治理理念

    治水不易,却势在必行。2002年11月,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孙志亮出任市蠡湖办主任。这一机构在往后6年中承担着对蠡湖新城规划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作用,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的紧密衔接和有序实施。孙志亮多年从事城市规划工作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建设蠡湖新城,并认为无锡的“本质属性”是山水城市、湖滨城市,其魂在水。蠡湖地区的工程中,水被视作“命脉”,蠡湖水环境整治是一条贯穿新城建设的主线。

    而当时,蠡湖水质变差让人们身在湖边不知湖。蠡湖的水质1996年后便长期“稳定”在劣五类。“水变成了酱油色……”一些参与建设的人们有些忧虑:大规模的围湖造田、筑塘养鱼,多年的污水流入,这水,能治好吗?在治理论证时,也有人表示出不乐观。治理者们随后走遍了世界上知名的淡水湖泊,到英国的泰晤士河、瑞士的苏黎世湖、日本的琵琶湖等地取经。他们发现,淡水湖泊的治理确实是个世界性难题。无锡要治好蠡湖,必须把世界上的好经验综合运用。

    六大工程应运而生———第一步探索开始了。2002年,无锡市委市政府按照“清淤、截污、调水、修复生态”的思路,全面实施生态清淤、污水截流、退渔还湖、动力换水、生态修复、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等六大工程。现在,在走访当年的建设者时,每个人都提到这个集合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的工程体系,可谓不负众望。

    随着蠡湖治理六大工程的实施,无锡果断退渔还湖。蠡湖不再作为无锡副食品基地而存在,它将迎来“新生”。如今,蠡湖从6.4平方公里恢复到9.1平方公里,水质逐步恢复到Ⅳ类、Ⅲ类。六大工程的实施,让蠡湖“回”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。

    现任市政协副主席、市工商联主席的孙志亮回忆新城建设时说,蠡湖新城建设一个很大的特点,就是在新城项目开发建设之前先着手综合整治蠡湖,给新城建设挥下了“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”、“未见其行,先悟其魂”的妙笔。

    对于蠡湖而言,这一次水质回归,见证的是无锡生态文明建设坚实一步。

    十年之中,污水截流对蠡湖治理的贡献率超九成,铁腕治污的理念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

    上月举行的国际浅水湖泊大会上,丹麦国立环境研究所研究员、著名国际湖沼学专家艾瑞克对蠡湖非常彻底的外源控制极为赞赏,“不让外来污染源进入,下一步的生态修复才有成效。”在场专家持一致观点:污水截流的贡献率超过90%。

    彻底的外源控制源于市委市政府铁腕治污的理念。十年之中,执行者们面临着现实问题,铁腕治污到底如何治?实际操作层面的探索一步步进行,建设者们贡献着新的智慧。

    控源截污便是其中一例。位于蠡湖街道的湖滨商业街,是目前距离蠡湖最近的商业街区。这里有饭店、洗车场、足浴店、茶吧,业态丰富,却也带来了截污难题。滨湖区建设局局长于强刚介绍,在建设控源截污达标区时,市排水处和区建设局等多方会商作出了“因业施控”方案。不同的店家设置了不同的排水“预处理”设施:洗车场设置隔油沉砂池,饭店设置一体化自动油水分离器,美容美发业设置不锈钢毛发收集井,垃圾房增设污水收集点。市政部门介绍,目前蠡湖地区的控源截污工作已完成,日接纳污水近2万吨。

    在整个蠡湖水环境治理中,铁腕治污深入人心。2002年7月退渔还湖启动,短短一年内就搬迁企业47家,清理鱼塘围堰3000多亩。整治之初就对31条入湖河道全面设闸,“逼”得沿岸地区加大污水处理。如今,蠡湖周边已形成坚固的控污防线:湖边道路建设的同步铺设截污干管75公里、支管67公里,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;所有入湖的河道口全部建闸挡污,掐断“污染源”;同时,岸边的生态林对入湖水进行进一步“过滤”。

    蠡湖的实践为太湖治理提供了鲜活有效的经验。据悉,无锡市已划成4172个区域,开展控源截污“排水达标区”创建,实现了污水主支管网的全覆盖,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%以上。

    十年之后,建设生态系统,提高湖体自净能力,已成为无锡人对蠡湖的共同新追求

    蠡湖,在上世纪50年代曾是无锡人的水源地。现在,这片湖水能回到那个年代么?

    市环境监测站站长丁建清拿出的一份数据显示,今年1—5月份蠡湖水质相对稳定在Ⅲ类,如果持续改善的话,今明两年有可能达到1980年代初的水平。下一步需要形成一个完整、稳定的生态体系,提高湖体的自净能力。

    市太湖办主任顾岗分析,蠡湖下一步的治理重在几个方面:稳定水质并进一步改善、生态系统进一步恢复等。而当前蠡湖“岸上是森林、水里是沙漠,沉水植物基本没有”。来自中科院地理湖泊研究所、水土研究所,中国环境管理科学研究院的56名博士,携手攻关国家“863”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。这个项目利用适合蠡湖污染底泥疏浚与生态重建的成套技术,重建植物链、生物链,恢复生态系统,改善蠡湖水质。整个工程先种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提高水的清晰度、透明度;再种沉水植物过滤、改善水质;同时放养鱼、螺蚬对水进行生物净化。

    这个项目运行至今,业界却悄然进行着观点碰撞:该清鱼了吗?该多种草吗?关键点在于:鱼的放养有利于吸收氮、磷,而鱼过多则会影响水体透明度,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。

    2006年无锡市发改委批准了一个“净水渔业”项目。从市农委获悉,过去五年共放流鲢鳙鱼、夏花鱼种550万尾、150—500克/尾的鲢鳙鱼一龄鱼种250吨,螺蚬蚌600吨。从实施效果来看,初步达到“以渔净水的目的”。市农委水产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宪中根据已捕出的344.37吨鲢鳙鱼估算,目前已从蠡湖中取出了88.89—124.4吨氮和10.76—30.07吨磷,同时对蓝藻的抑制作用也有体现。

    与此同时,在蠡湖西堤东侧的5.5万平方米水域内,市太湖办做了一年的蠡湖深度治理试验,请走了鱼、在湖底种上水草,水质现已达到Ⅱ类,水体透明度达1—2米,远远超过蠡湖其他水域平均30厘米的透明度。国际湖沼学会主席布莱恩则表示,从清鱼种草起步的生态示范区很成功。业界人士认为,这一经验若能全面推广,蠡湖就有可能恢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清澈。

    这一次的探索,关系到蠡湖水质水景向更好的阶段跃升。探索,难免会产生观点碰撞;碰撞,可以激起合理护湖的热情。既要铁腕治污,又要科学治湖,这是我们需要一直坚持下去的蠡湖治理方法。